“厭學”怎樣才能轉化為“樂學”?
1.尋找優越的潛力。
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認為,人的智能一般分為七種能力因素:語言能力、邏輯-數學能力、視覺-空間能力、運動能力、音樂能力、人際交往能力和自知力。老師和家長要持有正確的能力觀,孩子的強能力類型是不一樣的,可以隨著知識和經驗的增加而相應增加。教師和家長在評價時,要注重對孩子多方面能力的評價,進而發現孩子潛在的天賦,引導孩子發揮自身優勢,增強學習自信心,克服不良厭學情緒。學習者自己也可以嘗試發現自己的能力,通常他們的興趣在于他們的潛力。你可以在筆記本上列出你的興趣。越多越好。追隨你的興趣,發現你潛在的能力。
2.學習調整方法。
老師和家長要教會孩子如何調節情緒。常見的方法有:自我激勵、語言暗示、環境調節、遷移調節、音樂調節等。學校作為育人的主體,須關注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,利用心理教育課程的普及和推廣,促進學生對自身和社會的認識,使其在一定程度上調整單純的心理問題,及時轉移不良情緒,始終保持健康樂觀的心理狀態。心理咨詢室也應該是調節學生不良心理狀態的陣地。對于已經嚴重厭學的學生,應該由專業的心理工作人員進行整理和引導,幫助他們心理成長。比如中考前,學生容易焦慮。如果引導不及時,就會滋生厭學情緒。為了避免這種不良現象,學??梢赃m時開展小組幫扶,利用“兔子舞”、“風火輪”、“動力圈”等小組游戲緩解緊張情緒,釋放心理壓力,增強團結協作能力,以積極健康的心理迎接緊張的學習生活。
3.給予表揚和鼓勵
心理學研究表明,人希望得到別人的贊美,得到贊美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普遍的需求。年齡越小,獲得表揚的積極作用越強。所以要盡量給孩子正面的、表揚的鼓勵。尤其是小學生,還不能感知和應用自我評價和反思,需要外界的鼓勵和表揚。和小學生相比,對同一件事用命令批評的語氣和表揚鼓勵的語氣,會產生兩種完全不同的結果。有一天上課,一只蜜蜂飛進教室嗡嗡叫,弄得孩子們交頭接耳。有些人害怕,有些人渴望抓住它。此時已經影響到了正常的教學。如果老師訓斥孩子,用命令的口吻強迫孩子認真聽講,與其這樣,不如用鼓勵的語言?!八且粋€迷失的小天使,渴望回到大自然的懷抱。你能幫幫他嗎?”學生們聽了這些后,盡了z大的努力,z后達成了統一的意見。讓我們打開門窗,不要打擾它。過了一會兒,蜜蜂自己飛了出來,教室里的孩子們更加努力地學習。好的教育來源于愛和溫暖。
4.減少不利的環境影響。
小學生的判斷能力和價值觀還沒有完全形成,更容易受到環境的不良影響。學??梢约訌娬_的輿論導向宣傳,如在顯眼位置的大屏幕上播放名人或身邊普通人的勵志故事,以此樹立學生選擇大大學的理想,形成正確的價值觀,樹立正面榜樣。此外,家庭也應加入抵制不良環境影響的行列,創造條件鼓勵孩子參加豐富有趣的課外活動。學校與家庭攜手合作,總能傳遞正能量,不斷開闊孩子的視野,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快樂。
其實學習是充滿樂趣的。如果我們是家長,我們會更加用心的引導,相信孩子也會熱愛學習的!